2014年12月21日星期日

国民革命宣言

國民革命宣言
光復民國(大陸)工作委員會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十月十日
中華民族不幸,中華民國不幸,中國大陸人民尤為不幸。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西元一九四九年,一部由專制之鐵與國民之血所煉就的慘痛歷史,竟在中國本土拉開了它沉重和血腥的帷幕。
從此,民族被馬列蹂躪,民權被專政剝奪,民生被毛共摧毀,民命屢遭摧殘和屠戮,中國的歷史傳統和文明文化,被外來的共產黨“決裂”、批判、否定、焚燒。大陸各族人民,不僅史所未有地陷入了“外國反動思想統治”的黑暗時期,而且被迫墮入了中華民國歷史上唯一的專制“復辟時代”。直至國空民絕、毛死黨危之際,中共“馬列王朝”才被迫復興晚清改良思潮,重歸晚清洋務運動;推行改革開放,施行專制改良以自救。且與滿清王朝一樣,拒絕“民主改革”要求,肆行“專制改良型經濟”,一再掀起“保共改良”風潮,告別、否定、辱罵辛亥革命,殘酷實行“二度共產” ——橫征暴殮,貪財奪命,視國民為蟻蟲。時至今日,竟然高調重倡“血統”論,陰謀佈局“紅二代專政”,放言“階級鬥爭不會熄滅”;重複使用“文革手段”,假“反腐”之名以行“政治大清洗”之實;矢言傳承“紅色江山”——妄圖“永操權柄,永遠挾持中國”。中共在專制改良時期的種種倒行逆施,惟能使昔日之晚清朝野“望共而興嘆”,當今之中國內外“痛定而思絕”。
歷經了“毛澤東血腥統治、鄧小平改良救黨、江澤民腐敗治國、胡錦濤陰謀倒退”,正在經歷著“習近平公開反動”的大陸國民,尤因反思歷史而痛徹心脾。已經持續發展了三十年的中國大陸民間歷史反思運動,不僅揭開了中華民國曾艱難走向共和的歷史真相,揭穿了中共在外敵指使下“出賣民族和顛覆民國”的歷史罪行,揭露了中共復辟時代之實行極權專制統治的血淋淋事實,推動了國民深切“懷念民國”的廣闊社會思潮,激發了國民自覺推動“民國熱”的勇氣和力量,終於將國民對歷史的覺醒推向了必須發動中國國民革命,以承上啟下和繼往開來地擔負起“推翻中共極權統治”和“光復中華民國大陸”之歷史重任。
中國國民革命,這一在性質上既與中國民主革命“同一”,在內容上又包含著追求“民族解放和民生進步”的人民革命——它不僅僅是創建共和、推進民主和贏得偉大“衛國戰爭”的主要力量,而且是當代中國大陸人民為求得自身解放,甚至是各民族真正解放的應有革命選擇。因為驅除馬列,就是民族革命;解放民權,就是民主革命;反腐濟貧,就是民生革命。只要我們能夠堅定國民革命的立場和方向,追尋和平革命的智慧與方略,絕不主動放棄革命的任何形式,“將暴力歸於共黨,把武裝還給人民”,“中國國民革命的最后一役”,就一定能夠卷滅中國的專制毒云,為中國也為世界的民主進步而以身踐行;甚至會在“革命轉型”的歷史進程中,勉力做到“天下不會大亂,國家不會分裂,人民不會遭殃,敢於棄黨者仍有前程可言”。
我們堅信,所有不願被奴役的國民,所有對中共及其統治已然完全絕望的國人,所有已經體認到“光復民國,才是中國民主轉型之正確方向和最佳道路”的人們,不僅早已明確地認識到,九十餘年來,一直將中華民族、中華民國和中國人民當成“革命對象”而橫加荼毒的中共馬列朝廷,早已應該是“當代中國國民革命的唯一對象”;而且正在清醒地認識到,“唯有馬列王朝早死一日,中華民族才能早一日得以重生;復辟時代早一日結束,民主時代才能早一日降臨。”如此,那就讓我們所有已經覺醒的海內外中國人,都能夠慷慨投入當代中國國民革命的洪流,為中國境內各民族的真正解放,為討還全體國民的應有民權,為開啟全體國民民生發展的新時代,為將那一面曾飄舞在我們偉大“衛國戰爭”戰場上的中華民國國旗,能夠重新飄揚在我們全部的國土之上,而勇敢地奮鬥到底。
驅除馬列惡教,推翻中共統治;終結復辟時代,光復民國山河!

2014年12月19日星期五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4-12-18 讯】
作者:高文谦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1966年,毛泽东在林彪、周恩来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
1971年9月12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认为情况紧急,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具体策划的南下广州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不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应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很长时间内,林彪与周恩来一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上和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定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为此,毛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力相助。8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京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我,或告海容转告。”12日返京后,周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商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控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1971年)9月12日晚10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件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证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出走,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分的周自然不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接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并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所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了。
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徵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而毛不同意周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圜的机会呢?
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机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9月12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只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部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未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北戴河出走,甚至在山海关机场警卫部队已经将256号专机团团围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人出来拦阻林彪,而是眼看着他们一行升空了。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他亲自打电话给叶群,佯作不知情,不动声色地盘问叶群。叶群则做贼心虚,先是支吾其词,企图遮掩过去,但很快便露出马脚,又改口承认确有一架专机,称如果明天天气好,林彪打算“要上天转一转”。周见状,随即以夜航不安全为由加以劝阻,说:“别飞了,不安全,一定要把气象情况掌握好”;临了,又临机虚晃一枪,表示:“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不管当时周氏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效果却是打草惊蛇,非但未能如林立衡之请,阻止林彪的出走,反而激化了矛盾,使事态急转直下。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认为南飞广州的行动已经走漏了风声,整个计划完全败露,北京那边正在追查,一切都已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
更令叶群惊恐的是,她随后接到在北京组织南飞行动的周宇驰的紧急报告,告以周恩来下令扣押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而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
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着北戴河林彪住地。
直到9月12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出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丁盛等人在政治上的态度有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中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看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9月12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走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随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馀地,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稍后,周恩来又通过军委总机接通林彪的专线,试图和林彪直接通话,进行劝阻,不过为时已晚,林彪这时已经在出逃的路上了。事实上,周当时并没有掌握什么林彪暗中谋反的活动,只是感到情况反常而临机采取了一些防范性措施。但是,此举却让当时已成惊弓之鸟、而且发觉林立衡走漏消息的叶群误以为事情已经全部败露,唯恐毛泽东前来抓人,于是拉上林彪,不顾一切地仓皇出逃。
林彪一行前脚刚走,周恩来随即便接获报告。本来,周氏是个久经政治斗争的老手,素以善于应付各种复杂棘手的局面着称,但这一回却在拦阻林彪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疏漏。不知是由于顾虑林彪仍是党的法定接班人而不便采取行动还是另有什么考虑,譬如想等判明林彪的确实去向后,再禀报毛泽东作进一步的处置?抑或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贯彻毛的指令,故意放林彪走?总之,他当时并没有断然下令强行拦截,而先前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的举措又被李作鹏暗中做了手脚。这样一来,自然坐失先机,在无形之中让林彪得以出走。
事实上,北戴河距离山海关机场至少还有40分钟的车程,如果周恩来当机立断的话,一杆子插到底,直接下令把山海关机场控制起来,林彪是根本走不成的。当时,吴法宪就曾从旁提醒过周这一点,还建议他让李作鹏给山海关机场下令,在跑道上摆汽车,拦阻飞机起飞。周当时虽然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落实下来。这种明显的举措失当,对为人行事一向精细周密的周恩来来说,实在是有些反常,不免让人感到其中可能另藏玄机。对此,事后周本人的解释是:“林彪逃跑时,我就在人大会堂电话机旁边,我拉住黄永胜,当时也没有想到林真的要跑,也可能他上去转一转,又下来,所以不好开枪打他。”
周恩来并未提出把林彪座机打下来
直到林彪的专机强行起飞后,周恩来才紧急行动起来。他立刻打电话向毛泽东报告此事,并采取了应变措施:指派李德生和纪登奎分别坐镇空军司令部和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协助他掌握局面;同时又派警卫他多年的杨德中以中央政治局秘书的名义,带人去西郊机场,名为“协助”实则监视吴法宪。随后,他又驱车赶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是在林彪飞机飞出国境后才下达),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无线电向256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
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不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不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劫,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4-12-18 讯】
作者:高文谦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1966年,毛泽东在林彪、周恩来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
1971年9月12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认为情况紧急,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具体策划的南下广州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不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应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很长时间内,林彪与周恩来一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上和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定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为此,毛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力相助。8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京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我,或告海容转告。”12日返京后,周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商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控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1971年)9月12日晚10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件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证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出走,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分的周自然不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接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并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所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了。
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徵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而毛不同意周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圜的机会呢?
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机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9月12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只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部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未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北戴河出走,甚至在山海关机场警卫部队已经将256号专机团团围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人出来拦阻林彪,而是眼看着他们一行升空了。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他亲自打电话给叶群,佯作不知情,不动声色地盘问叶群。叶群则做贼心虚,先是支吾其词,企图遮掩过去,但很快便露出马脚,又改口承认确有一架专机,称如果明天天气好,林彪打算“要上天转一转”。周见状,随即以夜航不安全为由加以劝阻,说:“别飞了,不安全,一定要把气象情况掌握好”;临了,又临机虚晃一枪,表示:“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不管当时周氏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效果却是打草惊蛇,非但未能如林立衡之请,阻止林彪的出走,反而激化了矛盾,使事态急转直下。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认为南飞广州的行动已经走漏了风声,整个计划完全败露,北京那边正在追查,一切都已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
更令叶群惊恐的是,她随后接到在北京组织南飞行动的周宇驰的紧急报告,告以周恩来下令扣押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而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
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着北戴河林彪住地。
直到9月12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出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丁盛等人在政治上的态度有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中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看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9月12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走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随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馀地,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稍后,周恩来又通过军委总机接通林彪的专线,试图和林彪直接通话,进行劝阻,不过为时已晚,林彪这时已经在出逃的路上了。事实上,周当时并没有掌握什么林彪暗中谋反的活动,只是感到情况反常而临机采取了一些防范性措施。但是,此举却让当时已成惊弓之鸟、而且发觉林立衡走漏消息的叶群误以为事情已经全部败露,唯恐毛泽东前来抓人,于是拉上林彪,不顾一切地仓皇出逃。
林彪一行前脚刚走,周恩来随即便接获报告。本来,周氏是个久经政治斗争的老手,素以善于应付各种复杂棘手的局面着称,但这一回却在拦阻林彪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疏漏。不知是由于顾虑林彪仍是党的法定接班人而不便采取行动还是另有什么考虑,譬如想等判明林彪的确实去向后,再禀报毛泽东作进一步的处置?抑或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贯彻毛的指令,故意放林彪走?总之,他当时并没有断然下令强行拦截,而先前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的举措又被李作鹏暗中做了手脚。这样一来,自然坐失先机,在无形之中让林彪得以出走。
事实上,北戴河距离山海关机场至少还有40分钟的车程,如果周恩来当机立断的话,一杆子插到底,直接下令把山海关机场控制起来,林彪是根本走不成的。当时,吴法宪就曾从旁提醒过周这一点,还建议他让李作鹏给山海关机场下令,在跑道上摆汽车,拦阻飞机起飞。周当时虽然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落实下来。这种明显的举措失当,对为人行事一向精细周密的周恩来来说,实在是有些反常,不免让人感到其中可能另藏玄机。对此,事后周本人的解释是:“林彪逃跑时,我就在人大会堂电话机旁边,我拉住黄永胜,当时也没有想到林真的要跑,也可能他上去转一转,又下来,所以不好开枪打他。”
周恩来并未提出把林彪座机打下来
直到林彪的专机强行起飞后,周恩来才紧急行动起来。他立刻打电话向毛泽东报告此事,并采取了应变措施:指派李德生和纪登奎分别坐镇空军司令部和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协助他掌握局面;同时又派警卫他多年的杨德中以中央政治局秘书的名义,带人去西郊机场,名为“协助”实则监视吴法宪。随后,他又驱车赶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是在林彪飞机飞出国境后才下达),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无线电向256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
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不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不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劫,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4-12-18 讯】
作者:高文谦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1966年,毛泽东在林彪、周恩来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
1971年9月12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认为情况紧急,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具体策划的南下广州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不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应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很长时间内,林彪与周恩来一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上和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定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为此,毛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力相助。8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京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我,或告海容转告。”12日返京后,周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商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控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1971年)9月12日晚10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件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证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出走,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分的周自然不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接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并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所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了。
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徵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而毛不同意周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圜的机会呢?
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机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9月12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只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部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未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北戴河出走,甚至在山海关机场警卫部队已经将256号专机团团围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人出来拦阻林彪,而是眼看着他们一行升空了。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他亲自打电话给叶群,佯作不知情,不动声色地盘问叶群。叶群则做贼心虚,先是支吾其词,企图遮掩过去,但很快便露出马脚,又改口承认确有一架专机,称如果明天天气好,林彪打算“要上天转一转”。周见状,随即以夜航不安全为由加以劝阻,说:“别飞了,不安全,一定要把气象情况掌握好”;临了,又临机虚晃一枪,表示:“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不管当时周氏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效果却是打草惊蛇,非但未能如林立衡之请,阻止林彪的出走,反而激化了矛盾,使事态急转直下。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认为南飞广州的行动已经走漏了风声,整个计划完全败露,北京那边正在追查,一切都已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
更令叶群惊恐的是,她随后接到在北京组织南飞行动的周宇驰的紧急报告,告以周恩来下令扣押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而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
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着北戴河林彪住地。
直到9月12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出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丁盛等人在政治上的态度有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中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看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9月12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走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随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馀地,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稍后,周恩来又通过军委总机接通林彪的专线,试图和林彪直接通话,进行劝阻,不过为时已晚,林彪这时已经在出逃的路上了。事实上,周当时并没有掌握什么林彪暗中谋反的活动,只是感到情况反常而临机采取了一些防范性措施。但是,此举却让当时已成惊弓之鸟、而且发觉林立衡走漏消息的叶群误以为事情已经全部败露,唯恐毛泽东前来抓人,于是拉上林彪,不顾一切地仓皇出逃。
林彪一行前脚刚走,周恩来随即便接获报告。本来,周氏是个久经政治斗争的老手,素以善于应付各种复杂棘手的局面着称,但这一回却在拦阻林彪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疏漏。不知是由于顾虑林彪仍是党的法定接班人而不便采取行动还是另有什么考虑,譬如想等判明林彪的确实去向后,再禀报毛泽东作进一步的处置?抑或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贯彻毛的指令,故意放林彪走?总之,他当时并没有断然下令强行拦截,而先前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的举措又被李作鹏暗中做了手脚。这样一来,自然坐失先机,在无形之中让林彪得以出走。
事实上,北戴河距离山海关机场至少还有40分钟的车程,如果周恩来当机立断的话,一杆子插到底,直接下令把山海关机场控制起来,林彪是根本走不成的。当时,吴法宪就曾从旁提醒过周这一点,还建议他让李作鹏给山海关机场下令,在跑道上摆汽车,拦阻飞机起飞。周当时虽然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落实下来。这种明显的举措失当,对为人行事一向精细周密的周恩来来说,实在是有些反常,不免让人感到其中可能另藏玄机。对此,事后周本人的解释是:“林彪逃跑时,我就在人大会堂电话机旁边,我拉住黄永胜,当时也没有想到林真的要跑,也可能他上去转一转,又下来,所以不好开枪打他。”
周恩来并未提出把林彪座机打下来
直到林彪的专机强行起飞后,周恩来才紧急行动起来。他立刻打电话向毛泽东报告此事,并采取了应变措施:指派李德生和纪登奎分别坐镇空军司令部和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协助他掌握局面;同时又派警卫他多年的杨德中以中央政治局秘书的名义,带人去西郊机场,名为“协助”实则监视吴法宪。随后,他又驱车赶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是在林彪飞机飞出国境后才下达),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无线电向256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
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不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不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劫,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周恩来老谋深算逼死林彪 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4-12-18 讯】
作者:高文谦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
1966年,毛泽东在林彪、周恩来陪同下,在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
1971年9月12日,也就是毛泽东突然北上,赶回北京之际,林立衡认为情况紧急,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于是通过中央警卫团向中央作了汇报。
林立衡的这一举动,完全打乱了由林彪下决心、林立果具体策划的南下广州的反叛计划,从而避免了整个国家卷进一场大的战祸之中,老百姓免遭刀兵血光,生灵涂炭的惨剧。对此,林立衡在历史上的功不可没。不过,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非但未能保住林彪的名节,反而在政治上帮了毛泽东的大忙,从背后捅了自己的父亲一刀,迫使林彪在仓皇之中乘机出逃,落得个机毁人亡,身败名裂的下场。
当然,仅仅是林立衡的举报还不足以导致林彪这样的结局。在随后的事态发展中,已经在政治上转向的周恩来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坐镇北京指挥,助毛泽东一臂之力,临机处置应变,贯彻执行毛的意图,在有意无意之间打草惊蛇,导致整个事态急转直下,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把他逼上绝路,酿成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板荡识诚臣”
自中央批陈整风汇报会结束后,周恩来的政治态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试图扮演和事佬的角色,极力弥合毛、林之间的裂痕的话;那么在此之后,则放弃了这种努力,不再企图左右逢源,而是明显倒向毛泽东一边了。这一方面是由于不满林彪不听劝说,执意硬顶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看出了毛翦除林彪的决心已定,这件事绝不会轻易了结,毛、林之间势必有一场恶斗。
很长时间内,林彪与周恩来一直密切配合,互相支持。
周恩来在审时度势后,非常清楚双方的实力悬殊,林彪显然不是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从来不站在失败者一边的周氏自然站到了毛泽东一边。周选择跟毛走,而不帮助在治国方针上和他政见相同的林彪,当然是和他一贯“西瓜傍大边”的为人有关,同时也是他内心深处为臣侍君之道的心态作祟,想为主(毛)分忧,在政治上经受这一考验,保住自己的晚节。
为此,已经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周恩来在这期间曾对日本的访客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疾风知劲草。”其实,作为一句完整的成语,后面还有下半句话,那就是“板荡识诚臣”。可以说,正是他这种心态的流露。
毛虽说对周在党内斗争中总是和稀泥,左右逢源这一点很不以为然,但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大局,在同林彪的摊牌中占据上风,在政治上摇摆不定的周就会自然倒向他这一边。为此,毛在南巡前,就已经预先做了争取周的工作,向他交了底,两人在政治上形成了某种默契。南巡途中,毛更是不断派专人将自己同沿途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谈话记录送给周,让他了解最新的动向。
对毛泽东的这种关照,周恩来自然心领神会,预先知道了毛在政治上的底牌,将会有大的动作来解决林彪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周决意默契配合,鼎力相助。8月上旬,他因陪同缅甸政府总理奈温前往广州参观访问而需离京数日,临行前,特意写信给毛,表示:“主席如有急事,可经吴旭君同志以保密电话告诉我,或告海容转告。”12日返京后,周又立即赶到毛泽东的住处面商机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正是在与周这次密谈后,才最终定下南巡大计,在党内军中制造倒林舆论。两天后,毛泽东动身前往外地巡视,而周恩来则坐镇京畿,帮助毛掌控局面。他所主持的四届人大各项筹备工作,已将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排除在外。
更能表明周恩来此时政治态度的,是他一改在中共九大时当众赞扬林彪是井冈山会师的“光荣代表”的说法,而对一幅准备对外公开发表的题为《遵义会议》的油画作了批示,指出该画把毛泽东、林彪放在一起的作法,“是违反历史事实,应予否定”。
(1971年)9月12日晚10时许,周恩来接获了林立衡关于叶群、林立果准备“劫持”林彪出走的报告。当时他正在人大会堂主持讨论四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对此,周最初是有点半信半疑。他原先就被告知林彪这两天有动身去大连的打算,是计划内的安排,为此他还特意传话,让林彪好好休息,在国庆节前返回北京。此外,他对叶群和林立衡母女之间的紧张关系早就有所耳闻。在这种情况下,林立衡的报告未免让人觉得有些危言耸听,一个堂堂的副统帅怎么可能被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所“劫持”呢?万一弄错了,就不好收场了。不过由于事关重大,周不敢马虎,随即放下手头的所有工作,紧急处理这件事情。
周恩来首先做的是想弄清情况,特别是林彪本人的态度。他知道毛泽东南巡讲话的内容,林彪大概已经听到风声。对毛分量很重的批评,林彪在精神上有压力,个人闹情绪在所难免。不过,林彪家里竟然闹出乱子,出现这等咄咄怪事,还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为此,他一面命令警卫林彪住地的中央警卫团(即8341部队)密切注视,有情况随时报告,一面亲自打电话给林立衡,盘问她这样报告有什么证据?
但是,林立衡有难言之隐,不便把她所知道的情况和盘托出,只是一个劲地强调林彪的安全“有问题”,要求中央采取措施,确实保证他的父亲不出问题。周恩来这时显然更关心的不是林彪的安全问题,而是他本人是否准备出走,于是吩咐林立衡:“发动所有的人,想一切办法摸清首长(指林彪—作者注)态度立即报我!”
随后,周恩来根据林立衡提供的线索,着手追查林彪座机的下落,很快便发现在北戴河的山海关机场果然停候着一架三叉戟专机,而作为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竟然也不知情。这令周开始感到其中确有问题,联系到林彪在党内生活中一挨批就消极的为人,这次在毛泽东的紧逼下很可能出事。为防不测,他随即以“安全”为由,下令这架据称是夜航试飞的专机马上返回北京,不准带任何人回来。但是,北戴河方面稍后却又报称:飞机发动机的油泵出了故障,无法立即返航。
这种企图瞒天过海的谎报,自然蒙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周恩来,由此认定其中有鬼,证实了林立衡的报告。不过,由于林彪是载入党章的副统帅和接班人,一贯在政治上谨守职分的周自然不会擅自采取任何重大行动。据知情人透露,周在接到林立衡的报告后,除了在他本人的职权范围内采取了上述防范措施外,并随即报告了毛泽东,提出自己去一趟北戴河,找林彪当面谈谈,摸清他的真实思想,最后争取他一下。但毛没有批准。
这种说法,在汪东兴所写的《毛泽东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一书中也得到了印证。据汪说,周恩来事后曾告诉他,当时确实曾打算去北戴河,已经让杨德中准备飞机了。
当然,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行事谨慎的周是不会擅作主张的,事先一定要徵得毛泽东的同意。当时,他虽然还没有机会和刚从外地返京的毛见面,但在紧急情况下,通过电话请示还是可能的。而毛不同意周的请求也是可以想见的。实际上,林彪家中闹出乱子,正是毛所求之不得的,正好达到了他南巡讲话敲山震虎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又怎么会同意让周恩来前往北戴河充当说客,给林彪任何转圜的机会呢?
人们在谈论林彪事件时,往往只注意到周恩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忽略了毛泽东在幕后所扮演的角色。实际上,周只是在前台的执行者,作了一些临机处置,而毛本人才是幕后掌握整个事态发展的主角。9月12日下午,毛从外地返京后,一路风尘,旅途劳顿,本应好好休息一下,但是林彪的动向却让他不敢掉以轻心,无法安然入睡。毛本来就是一个疑心极重的人,同时又深知林彪的为人,现在林彪的问题刚刚揭开盖子,又有狗急跳墙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毛即便能睡一会儿,也会睁着一只眼睛,保持极高的警觉。
当林立衡通过中央警卫团报告林彪的动向后,本来就直接听命于毛泽东,而且又急于洗刷自己与林彪关系的汪东兴自然不敢耽搁,会马上报告毛。因此毛在第一时间便知道了林彪后院起了火。这对一直苦于抓不住林彪多少把柄的毛泽东来说正中下怀,采取了幸灾乐祸的态度,有意让林彪充分暴露,并且通过汪东兴来直接指挥北戴河警卫部队的行动,遥控事态的发展。
从直接听命于汪东兴的中央警卫团后来并未尽力拦阻林彪出走的事实中,也可以看出毛泽东这一意图的影子。尽管当时林立衡苦苦哀求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无论如何也要设法把林彪留下来,北戴河的警卫部队也为此做了几种应变方案的布置。然而,后来他们却没有像张向林立衡所保证的那样,全力阻止林彪从北戴河出走,甚至在山海关机场警卫部队已经将256号专机团团围住的情况下,仍然没有人出来拦阻林彪,而是眼看着他们一行升空了。
对毛泽东让林彪充分暴露的意图,周恩来马上心领神会,于是打消了原想去北戴河找林彪面谈,作最后挽回的打算,转而又贯彻执行毛的意图,抓住往北戴河私调专机一事穷追不舍,旁敲侧击。他亲自打电话给叶群,佯作不知情,不动声色地盘问叶群。叶群则做贼心虚,先是支吾其词,企图遮掩过去,但很快便露出马脚,又改口承认确有一架专机,称如果明天天气好,林彪打算“要上天转一转”。周见状,随即以夜航不安全为由加以劝阻,说:“别飞了,不安全,一定要把气象情况掌握好”;临了,又临机虚晃一枪,表示:“需要的话,我去北戴河看一看林彪同志。”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周恩来这一虚晃一枪的举动以及随后下令封锁256号专机,给了林彪致命的一击,迫使他最后走上了绝路。不管当时周氏的主观动机如何,客观效果却是打草惊蛇,非但未能如林立衡之请,阻止林彪的出走,反而激化了矛盾,使事态急转直下。叶群听说周恩来要来北戴河后,立刻慌了神,认为南飞广州的行动已经走漏了风声,整个计划完全败露,北京那边正在追查,一切都已在毛泽东的掌握之中。
更令叶群惊恐的是,她随后接到在北京组织南飞行动的周宇驰的紧急报告,告以周恩来下令扣押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而她给北京打电话又到处找不到黄永胜。其实,黄永胜此时已被周以“协助处理”此事为名,留在身边,动弹不得。这样一来,叶群感到大祸临头,认为毛泽东已经在北京动手,否则一向行事谨慎的周恩来不会下令扣押林彪的专机,而周又在深更半夜突然提出要来北戴河“看望”林彪,那不过是奉毛之命前来抓人的托辞而已。
一种末日来临的气氛笼罩着北戴河林彪住地。
直到9月12日晚,林彪、叶群和刚从北京赶回来的林立果三人关起门来长时间密谈时,林彪还不想走出走这条路,不理睬叶群建议到香港去遥控指挥的央求,只是独自落泪。据当时撞见这一场面的林彪身边的公务员说,当时林彪流着泪表示:“我至死是个民族主义者。”
然而,就在叶群和周恩来通话后,变起仓猝。以为毛泽东已经下令前来抓人的叶群惊恐万状,慌作一团,担心再不走就走不了了,于是立刻把当时已经服下安眠药准备睡觉的林彪叫起来,紧急商量对策。惶急之中,林彪似乎一时也乱了方寸,完全被叶群的惊恐情绪所左右,再加上又得知广州方面已经被毛泽东挖了墙角,军区司令员丁盛等人在政治上的态度有变,这样一来打乱了原定南飞广州的计划。于是,林彪在仓皇之中临时变卦,听从了叶群的主意——三十六计走为上,决定放弃南飞广州的计划而改为北投苏联。
这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林彪这位曾经指挥过百万大军的统帅在生死关头竟然如此缺乏主见,举棋不定,完全让叶群牵着鼻子走?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林彪鬼使神差地迈出了出逃这一步,铸成历史大错——是因为他本人在最后关头还是生存的欲望占了上风,惧怕落入毛泽东的手里后会像刘少奇一样悲惨地死去?还是顾念妻子儿女,不忍看到他们和自己一道受牢狱之苦?还是睡前服用的安眠药发生了作用,影响了理智的判断?抑或是三者兼而有之?目前尚不得而知,也许这将永远是一个历史之谜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对林彪来说,投奔苏联实在是一个痛苦的决定,行前内心很矛盾,在去留之间摇摆不定,甚至在出逃途中还曾一度萌生打退堂鼓的念头。据知情人透露,9月12日午夜,林彪在乘车驶往山海关机场的途中,曾经命令随车的警卫秘书李文普中途停车,但被叶群、林立果所拦阻,林立果为此开枪打伤了企图执行命令的这位警卫秘书。
长期以来,大陆官方对此一直讳莫如深。当事人更是三缄其口。不过,据说李文普最初曾向上面反映了这一情况,但遭到专案组的训斥,随即被单独关押起来交代问题。迫于政治压力,李后来只好改口,回避了林彪曾下令中途停车这一情况,而把它说成是在听到林彪问“到伊尔库茨克有多远”后,他本人要求停车,以换取保留他的党籍、军籍和不株连家人的宽大处理。然而,这位曾跟随林彪多年、后来吃了不少苦头的警卫秘书并不想永远这样沉默下去,湮没历史真相。他在私下里曾对来人表示:“现在不到时候,到时候我是要讲话的。”恐怕要到那时,有关林彪出走的更多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
在与叶群通话后,周恩来断定其中肯定有鬼,随即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不过,他做得很老到,事先为自己留下了转圜的馀地,以“保护林彪安全”为名行事,还故意拉上林彪手下的几员大将黄永胜、吴法宪和李作鹏联合下达命令。而且周本人没有出面,而是让李作鹏通知山海关机场:林彪可能夜航,夜航不安全,不要夜航;林彪到机场时,要林彪直接给他去电话。
稍后,周恩来又通过军委总机接通林彪的专线,试图和林彪直接通话,进行劝阻,不过为时已晚,林彪这时已经在出逃的路上了。事实上,周当时并没有掌握什么林彪暗中谋反的活动,只是感到情况反常而临机采取了一些防范性措施。但是,此举却让当时已成惊弓之鸟、而且发觉林立衡走漏消息的叶群误以为事情已经全部败露,唯恐毛泽东前来抓人,于是拉上林彪,不顾一切地仓皇出逃。
林彪一行前脚刚走,周恩来随即便接获报告。本来,周氏是个久经政治斗争的老手,素以善于应付各种复杂棘手的局面着称,但这一回却在拦阻林彪的问题上出现了明显的疏漏。不知是由于顾虑林彪仍是党的法定接班人而不便采取行动还是另有什么考虑,譬如想等判明林彪的确实去向后,再禀报毛泽东作进一步的处置?抑或是在不动声色之中贯彻毛的指令,故意放林彪走?总之,他当时并没有断然下令强行拦截,而先前下令封锁停候在山海关机场的林彪专机的举措又被李作鹏暗中做了手脚。这样一来,自然坐失先机,在无形之中让林彪得以出走。
事实上,北戴河距离山海关机场至少还有40分钟的车程,如果周恩来当机立断的话,一杆子插到底,直接下令把山海关机场控制起来,林彪是根本走不成的。当时,吴法宪就曾从旁提醒过周这一点,还建议他让李作鹏给山海关机场下令,在跑道上摆汽车,拦阻飞机起飞。周当时虽然答应了,实际上却并没有落实下来。这种明显的举措失当,对为人行事一向精细周密的周恩来来说,实在是有些反常,不免让人感到其中可能另藏玄机。对此,事后周本人的解释是:“林彪逃跑时,我就在人大会堂电话机旁边,我拉住黄永胜,当时也没有想到林真的要跑,也可能他上去转一转,又下来,所以不好开枪打他。”
周恩来并未提出把林彪座机打下来
直到林彪的专机强行起飞后,周恩来才紧急行动起来。他立刻打电话向毛泽东报告此事,并采取了应变措施:指派李德生和纪登奎分别坐镇空军司令部和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协助他掌握局面;同时又派警卫他多年的杨德中以中央政治局秘书的名义,带人去西郊机场,名为“协助”实则监视吴法宪。随后,他又驱车赶到中南海毛泽东的住地。
林彪的叛逃,给了一心想保持晚节的周恩来一个让毛泽东“板荡识诚臣”的机会。他知道林彪出逃对毛的震动很大,正在烦乱之中,便主动出来为毛分忧解难,在第一线指挥,把需要处置的事情全部承揽下来,作了各种紧急应变部署。顺便说明的是,周恩来当时并没有如外界所传的那样立即下达全国禁航令(是在林彪飞机飞出国境后才下达),而只是命令打开华北地区所有雷达监视林彪专机的去向,并指示调度员用无线电向256号专机喊话呼叫,希望他们飞回来,表示不论在哪里降落,“我周恩来都到机场去接”。
至于社会上广为流传的周恩来当时主张把林彪的座机打下来的说法,也是以讹传讹。其实,当时拦截飞机的主张是急于想和林彪划清界限的吴法宪提出来的。以周氏的为人来说,是不会在这样重大的问题上擅自作主的,何况又是如此敏感的问题,弄不好会让毛泽东起疑,所以更不会轻易表态,一定要请示毛本人来作决定。对此,周本人在林彪事件后讲述这件事时,说:林彪是党中央副主席,军队的副统帅,我仅是个政治局常委,在军队中又没有挂职,怎么能命令部队打掉党章规定的接班人?
鉴于当时林彪座机飞出边境后下落不明,周恩来非常担心苏联会趁火打劫,对中国发动突然袭击,情势十分紧张。为防不测,他首先劝说毛泽东转移到人民大会堂暂住,随后奉毛之命主持召开了在京中央政治局成员的紧急会议,宣布林彪叛逃事件,分别从军事、外交、新闻、宣传等方面作了紧急应变的部署。接下来,周又一一打电话给各大军区和各省、市、自治区的主要负责人,向他们通报情况,宣布全军立即进入紧急战备状态。

2014年12月18日星期四

〝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 林彪坠机前已被杀死?

〝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 林彪坠机前已被杀死?

2014-12-17 02:36 PM
【新唐人2014年12月17日讯】1971年,林彪全家外逃坠机的〝九一三事件〞,至今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了,但真相扑朔迷离,史料支离破碎,坊间不断流传着各种说法。1972年1月,英国《新观察家》驻莫斯科记者听苏联人议论,苏联专家把已烧焦的林彪尸体整理出来,发现尸体上中了9颗子弹,呈蜂窝形。换言之,在飞机坠毁前,林彪已死。

据公开的资料,自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引发毛泽东和林彪关系恶化后,1971年9月13日林彪全家乘飞机出逃。飞机却坠毁于蒙古首府温都尔汗附近的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苏布拉嘎盆地),机上人员包括林彪、叶群、林立果、刘沛丰、林彪的司机杨枕纲,及机组人员潘景寅等9人全部死亡。

在林彪出逃5天后,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第一份通报林彪叛逃的文件。在这份编号为57的文件中,开头一段就是:〝中共中央正式通知: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

自此,对〝九一三〞事件的传达按照由上而下、先中共党内后党外的顺序陆续展开。大约到国庆节前后,海内外就都知道中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变,林彪和毛泽东决裂,因发动政变不成,出逃中摔死了!国际上各国媒体才纷纷开始报导相关消息。

最权威的新闻发布是蒙古的电台和报纸。它们在9月29日、30日首次公布了中国一架大型喷气式飞机在蒙古境内坠毁的消息。

12月14日,香港《快报》刊登来自北京外交界的消息,说一名苏联外交官向一名经常同他打网球的巴基斯坦外交官讲,蒙古所报导的坠机事件,上面有林彪。这是苏联当局派人把9人尸体挖出后,经过严密的生物化验确定的。

1972年1月,英国《新观察家》驻莫斯科记者听苏联人议论,苏联专家把已烧焦的林彪尸体整理出来,发现尸体上中了9颗子弹,呈蜂窝形。而在温都尔汗的坠机现场,也发现了散乱的几把手枪和多发子弹。(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274页)

此后,国内外围绕林彪座机的坠毁,出现了种种猜测和说法,其中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林彪全家所乘坐的飞机是被导弹击落的。

此说在林立果选中的〝未婚妻〞张宁的书中有过披露。张宁对林彪座机的坠落前后说法是不一致的。她在《张宁:自己写自己》一书中写道:〝空军司令吴法宪,12日当夜与周恩来一起监视雷达跟踪情况,吴法宪与叶群关系密切,怕惹祸上身,主动建议道:‘要不要把它打下来?’周恩来当时是制止的。〞(张宁:《张宁:自己写自己》,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但她在《尘劫》(张宁:《尘劫》,香港明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发行)一书中,又借用第二炮兵一位转业军人的话说,飞机是被导弹打下来的。这位转业军人说:〝当年出事时,我在基地当兵,我们接到开炮命令,不知道是什么目标,以后听到文件传达,心里才明白是林彪座机。〞张宁问他是不是搞错了,打的恐怕是周宇驰劫持的飞机。这位转业军人笑道:〝打直升机哪用导弹?周宇驰的直升机是在北京郊区迫降的,根本没用开炮。我们导弹发射的方向不是北京。我们用的是新式导弹,弹头进去反向爆炸,当时打伤了飞机。〞(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

有报导称,据林彪座机坠毁现场附近的蒙古老百姓称,曾听到一阵〝难听〞的〝嗡嗡声〞,看到〝从西南向北飞过来一架冒着大火的飞机,飞得相当低,在巴图脑尔布苏木上空,绕图门山转了一圈,顺着扎森山谷向西南方向飞行,声音越来越大,大概不到20分钟,在苏布尔古盆地坠毁。当时没有听到大的爆炸声,只看到现场大火连天〞。这个说法似乎也印证了林彪座机是先被导弹击伤,然后飞机在试图迫降时坠毁的。

这种导弹击落说还有一个重要根据:飞机机翼的翼根处,有一个直径40多厘米的大洞。(孙一先:《在大漠那边》,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第359页

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

林立果对毛魔王入骨三分的分析


 

【林辉】林彪之子林立果对毛的精准认识


【大纪元20130908日讯】林彪反党集团应该是中共党史上的又一大冤案。近年来海内外的研究表明,林彪并无任何反毛、反党的意图和谋划,而其子林立果因为不满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祸害而制定的武装政变计划,林彪似乎并不知情。至于政变计划为何泄漏、林彪等人究竟死在何处,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考证。

 

 

而今日回头再看当年林立果对毛和文革的认识,不免令人慨叹。曾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的林立果,文革时辍学,并在1967年加入了空军,成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三年后升为副部长,掌管空军所有事情。在看到毛和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后,看到林彪的权力在逐渐被剥夺,林立果等人秘密制定了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意思是武装起义)。

《纪要》首先列举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19708月庐山会议后,中国政局不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右派势力抬头。军队受压,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层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统治集团内部上层很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很明显,这说的是对毛等人的看法。

林立果等人继续指出,毛泽东等人正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家长制生活我们不否定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不过,林立果等人为毛现在正在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已成为了当代的秦始皇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

在林立果等看来,毛泽东利用封建帝王的统治权术,不仅挑动干部斗干部、群众斗群众,而且挑动军队斗军队、党员斗党员,是中国武斗的最大倡导者。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分裂,以达到他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巩固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的目的。他知道同时向所有人进攻,那就等于自取灭亡,所以他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拉这个打那个;每个时期都拉一股力量,打另一股力量。今天甜言蜜语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从几十年的历史看,究竟有哪一个人开始被他捧起来的人,到后来不曾被判处政治上死刑?有哪一股政治力量能与他共事始终。他过去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为数不多的亲密战友和身边亲信也被他送进大牢,甚至连他的亲身儿子(注:指毛岸青)也被他逼疯

林立果认为毛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他的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戳穿了说,在他手下一个个像走马灯式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

或许是感知到了毛将要对林彪下手,即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夺权正在进行,一场和平演变式的政变正在展开,林立果为了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负责,决定要先发制人,以暴力革命的突变来应对,否则一旦政变实现,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中国革命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随即,《纪要》分析了己方的力量,认为已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极大可能夺取全国政权或形成割据局面。林立果一方具备的有利条件是:国内政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各方都很不满;拥有林彪的威信名望、权力和联合舰队的力量。困难是力量准备还不足,民众对毛还很迷信,毛行动诡秘,戒备森严。而林立果拟采取的政策和策略是打着毛的旗号反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尽管计划最终泄露,起义失败,林立果、林彪等人折戟蒙古,但林立果当年对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对毛的精准认识,不仅让那个人云亦云、敢怒不敢言的时代有了响亮的异见之声,而且让至今都不敢对毛进行深刻揭露的中共汗颜。无疑,清算中共一定要先从清算毛泽东等中共党魁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要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中港台时间: 2013-09-08 04:02:31 AM 【万年历】
本文网址: http://cn.epochtimes.com/gb/13/9/8/n3959177.htm【林辉】林彪之子林立果对毛的精准认识.html

 

 

分享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精彩推荐














窗体顶端

大纪元将选取精彩读者评论在全球报纸版面上刊登,请您与我们一起记录历史
大纪元保留删除脏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贴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窗体底端

大纪元网友
'林立果是个人材真男儿,可惜年纪轻轻就死了。人民不应忘记他,应研究纪念他。他是反毛希特勒专制先驱英雄,有水平有智慧有动手能力,自己设计装置水陆两用车。有时下基层他自己开车,司机坐后座,低调不作威作福,生活不腐化。对毛有清醒认识。勇敢思想开放,不象习近平是个误国保皇庸材。习在夏门李在河南无政绩可寻。当初如林立果如成功中国有希望走向民主富强光明大道。'

 

大纪元网友
'当时林彪想用神化毛来麻痹毛,事后看来,这个策略对毛这样的人,是不合适的。只有在舆论和道德上,占领制高点,才能守顺诛逆。否则,在中共严密的体制和思想控制下搞政变,即使成功,受到反扑,也很难抵挡。这是个策略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如法轮功今天在反迫害中倡导的和平方式讲真相,虽然没有更多的额外诉求,但恰恰为在中国大陆,解脱思想桎梏,和下一步的社会和平变革,提供了大众的思想认同基础。
关于对毛的揭露,实际也等于对邪党的揭露,一个是《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还一个是《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写的都很深刻。
毛和邪党的关系,类似于江泽民和邪党的关系。都是互相利用,邪党为魔头提供施展魔力的平台。魔头为邪党壮大而做一切坏事.
'

 

大纪元网友
'林立果没能成功,太可惜了。否则,中国大陆既有可能和平演变为民主国家。'

 

大纪元网友
'是中共邪党的祸害,才造成了中国人变异的愚昧麻木,我们老家不少人家里挂的毛魔、邓魔、江魔、狐仙(狐狸精)与佛菩萨贡一堂烧香磕头,悲啊!讲真相,任重道远。'

 

大纪元网友
'楼下几位说的都有点实情,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中国人被洗脑很彻底,祸国殃民的匪毛魔头被人怀念,可谓古今奇观,现在老百姓家里挂毛魔头像不在少数,尤其是农村,几乎家家挂魔像,有的甚至与佛、菩萨,耶稣基督挂在一起烧香磕头朝拜。大纪元应该在毛魔罪恶方面大做文章,全盘揭露毛魔的罪恶与假象。彻底揭露毛魔,就是彻底摧毁中共在百姓心目中的合理性。对魔头的认识,林家少爷比大家早觉悟近半个世纪,不能说他不是民族的英雄,至于他的思想历程,鲜见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文章,是一遗憾!'

 

大纪元网友
'楼下网友你所认为大多数普通中国百姓恰恰只是部分5060后下岗人员,而且这部分人是文化层次低见识少、缺乏生存能力的那部分人,他们对欧美现代文明的社会制度以及他们的社会历史和现状更是所知甚少,他们只会在毛邓之间做选择,根本不懂得中国要抛弃共产党才有出路,这些人只是中国的少部分,不能以为你身边的这种人多,就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是毛左。————争民主'

 

大纪元网友
'大多数普通中国老百姓则不是这样看,一党执政的共产党,若不想变成资本党,就必须时刻不忘清除党内走资派。改革开放法规的资本化造成的贫富两极大分化,从而导致社会很不稳,使维稳费用超军费的严重后果,这使怀念毛泽东的人反而更多!'

 

大纪元网友
'林公子能与当年刺杀希特勒的德国军官史陶芬贝格有一比的悲剧英雄,历史不会遗忘他的。'

 

大纪元网友
',清算中共一定要先从清算毛泽东等中共党魁开始。'

 

 

















今日头条























 

 

评论排行










 

 

评论推荐











 

 

精彩视频













 

 

 

【还原历史系列】

【林辉】林彪之子林立果对毛的精准认识


【大纪元20130908日讯】林彪反党集团应该是中共党史上的又一大冤案。近年来海内外的研究表明,林彪并无任何反毛、反党的意图和谋划,而其子林立果因为不满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祸害而制定的武装政变计划,林彪似乎并不知情。至于政变计划为何泄漏、林彪等人究竟死在何处,还有待研究者进一步考证。

 

 

而今日回头再看当年林立果对毛和文革的认识,不免令人慨叹。曾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的林立果,文革时辍学,并在1967年加入了空军,成为空军司令部办公室秘书,三年后升为副部长,掌管空军所有事情。在看到毛和文革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后,看到林彪的权力在逐渐被剥夺,林立果等人秘密制定了武装政变计划——“571工程纪要》(意思是武装起义)。

《纪要》首先列举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问题:19708月庐山会议后,中国政局不稳,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右派势力抬头。军队受压,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停滞不前。群众和基层干部、部队中下层干部实际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敢怒不敢言,甚至不敢怒不敢言。统治集团内部上层很腐败、昏庸无能,众叛亲离。很明显,这说的是对毛等人的看法。

林立果等人继续指出,毛泽东等人正把中国的国家机器变成一种互相残杀,互相倾轧的绞肉机式的。把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变成封建专制独裁式家长制生活我们不否定他在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革命者在历史上曾给过他应有的地位和支持,不过,林立果等人为毛现在正在滥用中国人民给其信任和地位,已成为了当代的秦始皇他不是一个真正的马列主义者,而是一个行孔孟之道借马列主义之皮、执秦始皇之法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封建暴

在林立果等看来,毛泽东利用封建帝王的统治权术,不仅挑动干部斗干部、群众斗群众,而且挑动军队斗军队、党员斗党员,是中国武斗的最大倡导者。他们制造矛盾,制造分裂,以达到他们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巩固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的目的。他知道同时向所有人进攻,那就等于自取灭亡,所以他今天拉那个打这个,明天拉这个打那个;每个时期都拉一股力量,打另一股力量。今天甜言蜜语那些拉的人,明天就加以莫须有的罪名置于死地;今天是他的座上宾,明天就成了他阶下囚。”“从几十年的历史看,究竟有哪一个人开始被他捧起来的人,到后来不曾被判处政治上死刑?有哪一股政治力量能与他共事始终。他过去的秘书,自杀的自杀、关押的关押,他为数不多的亲密战友和身边亲信也被他送进大牢,甚至连他的亲身儿子(注:指毛岸青)也被他逼疯

林立果认为毛是一个怀疑狂、虐待狂,他的整人哲学是一不做、二不休。他每整一个人都要把这个人置于死地而方休,一旦得罪就得罪到底、而且把全部坏事嫁祸于别人。戳穿了说,在他手下一个个像走马灯式垮台的人物,其实都是他的替罪羊

或许是感知到了毛将要对林彪下手,即一场政治危机正在酝酿,夺权正在进行,一场和平演变式的政变正在展开,林立果为了对中国人民和中国历史负责,决定要先发制人,以暴力革命的突变来应对,否则一旦政变实现,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中国革命不知要推迟多少年

随即,《纪要》分析了己方的力量,认为已具有一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极大可能夺取全国政权或形成割据局面。林立果一方具备的有利条件是:国内政治矛盾激化,危机四伏,各方都很不满;拥有林彪的威信名望、权力和联合舰队的力量。困难是力量准备还不足,民众对毛还很迷信,毛行动诡秘,戒备森严。而林立果拟采取的政策和策略是打着毛的旗号反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

尽管计划最终泄露,起义失败,林立果、林彪等人折戟蒙古,但林立果当年对国内形势的准确把握,对毛的精准认识,不仅让那个人云亦云、敢怒不敢言的时代有了响亮的异见之声,而且让至今都不敢对毛进行深刻揭露的中共汗颜。无疑,清算中共一定要先从清算毛泽东等中共党魁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要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中港台时间: 2013-09-08 04:02:31 AM 【万年历】
本文网址: http://cn.epochtimes.com/gb/13/9/8/n3959177.htm【林辉】林彪之子林立果对毛的精准认识.html

 

 

分享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精彩推荐














窗体顶端

大纪元将选取精彩读者评论在全球报纸版面上刊登,请您与我们一起记录历史
大纪元保留删除脏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贴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窗体底端

大纪元网友
'林立果是个人材真男儿,可惜年纪轻轻就死了。人民不应忘记他,应研究纪念他。他是反毛希特勒专制先驱英雄,有水平有智慧有动手能力,自己设计装置水陆两用车。有时下基层他自己开车,司机坐后座,低调不作威作福,生活不腐化。对毛有清醒认识。勇敢思想开放,不象习近平是个误国保皇庸材。习在夏门李在河南无政绩可寻。当初如林立果如成功中国有希望走向民主富强光明大道。'

 

大纪元网友
'当时林彪想用神化毛来麻痹毛,事后看来,这个策略对毛这样的人,是不合适的。只有在舆论和道德上,占领制高点,才能守顺诛逆。否则,在中共严密的体制和思想控制下搞政变,即使成功,受到反扑,也很难抵挡。这是个策略问题。
从这个角度讲,如法轮功今天在反迫害中倡导的和平方式讲真相,虽然没有更多的额外诉求,但恰恰为在中国大陆,解脱思想桎梏,和下一步的社会和平变革,提供了大众的思想认同基础。
关于对毛的揭露,实际也等于对邪党的揭露,一个是《毛泽东和他的女人们》还一个是《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写的都很深刻。
毛和邪党的关系,类似于江泽民和邪党的关系。都是互相利用,邪党为魔头提供施展魔力的平台。魔头为邪党壮大而做一切坏事.
'

 

大纪元网友
'林立果没能成功,太可惜了。否则,中国大陆既有可能和平演变为民主国家。'

 

大纪元网友
'是中共邪党的祸害,才造成了中国人变异的愚昧麻木,我们老家不少人家里挂的毛魔、邓魔、江魔、狐仙(狐狸精)与佛菩萨贡一堂烧香磕头,悲啊!讲真相,任重道远。'

 

大纪元网友
'楼下几位说的都有点实情,中国的情况比较复杂,中国人被洗脑很彻底,祸国殃民的匪毛魔头被人怀念,可谓古今奇观,现在老百姓家里挂毛魔头像不在少数,尤其是农村,几乎家家挂魔像,有的甚至与佛、菩萨,耶稣基督挂在一起烧香磕头朝拜。大纪元应该在毛魔罪恶方面大做文章,全盘揭露毛魔的罪恶与假象。彻底揭露毛魔,就是彻底摧毁中共在百姓心目中的合理性。对魔头的认识,林家少爷比大家早觉悟近半个世纪,不能说他不是民族的英雄,至于他的思想历程,鲜见这方面的专题研究文章,是一遗憾!'

 

大纪元网友
'楼下网友你所认为大多数普通中国百姓恰恰只是部分5060后下岗人员,而且这部分人是文化层次低见识少、缺乏生存能力的那部分人,他们对欧美现代文明的社会制度以及他们的社会历史和现状更是所知甚少,他们只会在毛邓之间做选择,根本不懂得中国要抛弃共产党才有出路,这些人只是中国的少部分,不能以为你身边的这种人多,就认为大多数中国人是毛左。————争民主'

 

大纪元网友
'大多数普通中国老百姓则不是这样看,一党执政的共产党,若不想变成资本党,就必须时刻不忘清除党内走资派。改革开放法规的资本化造成的贫富两极大分化,从而导致社会很不稳,使维稳费用超军费的严重后果,这使怀念毛泽东的人反而更多!'

 

大纪元网友
'林公子能与当年刺杀希特勒的德国军官史陶芬贝格有一比的悲剧英雄,历史不会遗忘他的。'

 

大纪元网友
',清算中共一定要先从清算毛泽东等中共党魁开始。'

 

 

















今日头条























 

 

评论排行










 

 

评论推荐











 

 

精彩视频













 

 

 

 


污染我们记忆的尘埃(三十四)

史洪愿:中国人民有站起来了吗?

中共谎言100


【大纪元20131010日讯】64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人民首次站起来,是在19111010,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诞生。从那一天起,至少从形式上,中国废除了沿袭数千年的跪拜式,那种臣民对君王、百姓对官吏的跪拜礼。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人民首次站了起来。不仅如此,民国初年,国会选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使中国人民从精神上也站了起来。

虽然不尽完善,但举世公认,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而,新制度立足未稳,残余专制势力作祟,各种野心家纷纷出笼。他们利用新生民主的种种空隙,和民众尚未完全适应民主与共和的守旧心态,蛊惑民心,酝酿复辟。最后,打着解放旗号的共产党阴谋集团,凭籍暴力手段,在中国实现了专制总复辟,把中国重新拉回到血腥恐怖、人人自危、以至于鸦雀无声的旧时代。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此时,1949年,毛泽东竟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实际上,中国人民不是从此站起来了,而是重新跪下去了。因为,随后,中共掀起三反五反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一波接一波的极端政治运动,进而制造六四大屠杀、镇压法轮功等惊天惨剧,大规模迫害和屠杀中国人民。至少从精神上而言,中国人民又被逼重新跪了下去。

不仅精神上跪了下去,形式上也没有例外。当年的军阀或国民党,处决政治犯,还允许政治犯选择站着或是坐着,甚至允许高呼口号,甚至允许举行刑场上的婚礼。但中共处决政治犯,必强迫其下跪。如果不从,就打断其膝盖骨(林昭);为防高呼口号,甚至割断其喉咙(张志新);甚至用竹签穿连其下颚与舌头(李九莲);甚至摘除其器官(钟海源);甚至活体摘除其器官(法轮功学员)。

中国人跪下去了。最鲜明的写照,莫过于发生在2005年底的汕尾血案。世界主要媒体都刊登了一幅新闻照片:一批汕尾村民跪倒在一群荷枪实弹的中共武警脚下。

至为可悲的是,这些跪下去的村民,乞求的,竟不是还我公道惩办凶手,而仅仅是乞求领回被中共武警枪杀的亲人尸首。足见中共专制的淫威,和这种淫威下,部份中国民众深深的奴性。(原文标题《中国人站起来了吗?》,作者:陈破空)

65.人民当家作主

中共宪法序言第五段称:从此(指1949年),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宪法第二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按照中共的说法,在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人民不但在经济上惨遭剥削,在政治上也毫无权利可言;而在共产党掌权的新社会,人民终于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梦想,成了国家的主人。但事实上,在共产党统治下的大陆,人民不但从来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选举权,而且更没有任何真正意义上的决定政府大政方针、政令法律的权力可言。

按照中共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大陆的立法机构。共产党一向喜欢把人大通过的法律法规说成是人民意志的反映,把人大的投票表决说成是人民参政议政的象征。这倒让人想起《新华日报》1944315发表的短评《希特勒的民意》,文中说,希特勒是个法西斯大独裁者,但是,他还是安排了一个国会。一切事情都是希特勒独裁,有的时候,他开次把国会。议长是戈林,议员都是纳粹党员。开会也很简单。希特勒去咆哮一阵,戈林去重复一阵,不待讨论,也用不着讨论。纳粹党魁的话,纳粹党员组成的国会,问题已经很清楚了。议员的责任,是在他们两位唱过双簧后喝一声彩,的一叫之后,什么都通过了,国会的责任尽了。希特勒还是希特勒。但是,有一点很不同。走进国会后再走出来,已经得到了民意的拥护。

这戏法早已戳穿,希特勒却常常要玩玩的。大独裁者是总要玩这套把戏的。昨天报载:慕尼克在上周未暴动,革命精神炽烈,这是真的民意了,纳粹调集坦克出动镇压。希特勒要有他自己的民意,就叫戈林去说话。真的民意出现了,希特勒就派坦克去说话了。这篇短评明里说的是希特勒法西斯,暗里讽刺的却是国民党政府。但将它与共产党当政后的现实加以对照,两者更是何其相似!几十年来,共产党借人大这个舞台上演的一幕幕闹剧,不正是当年希特勒法西斯政治秀的当代中国版么?!(本文选自《中共宪法中的十大谎言》,作者吕易) (未完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要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中港台时间: 2013-10-10 13:59:36 PM 【万年历】
本文网址: http://cn.epochtimes.com/gb/13/10/10/n3983518.htm史洪愿-中国人民有站起来了吗-.html

 

 

分享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精彩推荐














窗体顶端

大纪元将选取精彩读者评论在全球报纸版面上刊登,请您与我们一起记录历史
大纪元保留删除脏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贴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窗体底端

大纪元网友
'总拱裆屎概述: 以地下的名义组裆,以理想的名义煽动,以爱国的名义分庭,以革命的名义暴动,以抗日的名义北逃,以合作的名义做大,以民主的名义窃国,以友邦的名义卖国,以外交的名义扒外,以救星的名义贪功,以人民的名义招摇,以路线的名义划派,以阶级的名义压迫,以运动的名义打击,以国家的名义豪夺,以改革的名义分赃,以开放的名义嫖娼,以特色的名义祸国,以发展的名义殃民,以建设的名义毁家,以稳腚的名义镇压,以代表的名义专权,以国情的名义狡辩,以接轨的名义盘剥,以投资的名义洗钱,以文化的名义洗脑,以宗教的名义迫害,以治安的名义匪行,以法制的名义作恶,以天灾的名义推责,以专家的名义混淆,以官媒的名义造摇,以主流的名义封口,以科学的名义山寨,以和谐的名义掩盖,以复兴的名义做梦,以颠覆的名义抓捕,以反腐的名义内斗。'

 

大纪元网友
'《国殇当国庆,此病势非轻》
当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信仰被外来思想文化占据和主导的时候,这个民族从实际意义上来说已经是彻底的亡国奴了,所以说,大陆十几亿中华同胞实际上是被土著共产党用外来马列邪说精神控制和文化变异了的比殖民地居民更可悲的亡国奴,中共邪党恰恰是最大最根本的反华势力。
因为长期愚民政策的毒害和政治洗脑灌输的原因,大陆人的思辨能力已经严重退化,时至今日,很多中国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撒了六十多年的弥天大谎并不会察觉和质疑,而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所谓的第一座大山封建主义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的,那时候中共还在马列邪魔的娘胎里呢;而所谓第二座大山日本帝国主义是国民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14年抗战于19459月派代表何应钦在美国密苏里战舰接受日本投降的,与中共何干?而所谓第三座大山官僚资本主义则更为荒唐,中共渔翁得利趁人之危打劫政权,暴力推翻所谓蒋家王朝官僚资本主义,并鼓吹自己建立了所谓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其实质是剥夺所有民间财产充公变为共产党的财产,并在老百姓的身上压上国家资本主义这座更加沉重的大山,而如今又增加了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改革开放后的新三座大山,其结果就是,今天大陆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远不如资本主义的台湾和香港,更别说日韩和欧美。所以,最后那半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应该改成中国人民从此趴下去了,这样会感觉比较贴切一些。如果说大陆中国人的状况可以用站起来了形容,那么该怎样形容台湾人民呢?是否该说台湾人民在国民党领导下飞起来了?对比之间立见高下。而101应该说是千真万确的国殇日,因为从1949101那一天开始,大陆中华同胞开始完全臣服于西来的马列邪灵,并且被长期灌毒和麻醉,以致人格分裂,精神失常,或歇斯底里疯狂暴虐,或麻木不仁长醉不醒,一个又一个的噩梦从此接连不断,无休无止,不知何日才能彻底惊醒。'

 

大纪元网友
'当家作主
是党八股
暴力独裁
生灵屠戮
毒汤猛灌
国人麻木
红魔欺世
黎民疾苦
逆天叛道
压制民主
迫害信仰
神佛亵渎
罪业滔天
生路自堵
神意昭昭
正等天诛
有缘听闻
三退生路'

 

 















 

今日头条























 

 

评论排行










 

 

评论推荐